盛弘股份获24家机构调研:一季度充电桩依然是国内为主,海外占比较小(附调研问答)
盛弘股份(300693)5月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5月8日接受24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请董秘介绍下2023年一季度的业绩情况以及各产品线收入情况。
答: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60.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53%。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分别为储能业务及充换电服务,其中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67亿元,同比增长446.97%;充换电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148.96%。
(相关资料图)
问:公司一季度的总体毛利率变化情况如何?
答:一季度公司毛利率总体维持稳定,没有大的变化。
问:一季度国内海外充电桩的收入占比情况以及毛利率的变化情况?
答:一季度充电桩依然是国内为主,海外占比较小。充电桩毛利率与去年四季度相比没有大的变化。
问:公司充电桩业务国内是以多少功率为主。
答:国内以80、120KW等一体机为主,近期充电堆的增速有所提升。
问:公司模块功率段主要是哪些?
答:盛弘充电桩模块涵盖20kW、30kW、40kW等功率等级。
问:公司在国内储能业务工商业和大储的占比是怎么样的?
答:国内主要以大储为主。
问:公司怎么看待储能业务未来得发展趋势及市场容量?
答:随着全球各国的能源体系快速向低碳化转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运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来,欧盟、美国、中国等国家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利于储能发展的政策,如2020年9月,欧盟委员会推出了《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到2030年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目前的32%提高至65%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占比提升有望拉动储能需求的增长。2020年12月,美国能源部发布了《储能大挑战路线图》,在本土创新、本土制造、全球部署三大原则的基础上部署储能技术促进电力系统转型。2021年7月,我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为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储能作为风、光等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环节,正在成为许多国家用于推进碳中和目标进程的关键技术之一。 公司也将抓住市场机遇,利用多年的技术、项目经验积累等优势,继续提升客户的认可,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问:公司美国的充电桩认证进展如何?
答:相关工作正在按照研发项目的时间表稳步推进。谢谢!
问:公司对今年费用率的展望是怎么样的?
答:如果2023年收入能有比较大得提升,规模效应显现,预计费用率可能会有一定下降;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包括电能质量设备(涉及有源滤波器、静止无功发生器等)、电动汽车充电桩、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涉及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以及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参与单位名称 | 参与单位类别 | 参与人员姓名 |
---|---|---|
万家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东吴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银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嘉实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海南拓璞私募基金 | 基金公司 | -- |
红土创新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信证券 | 证券公司 | -- |
国信证券 | 证券公司 | -- |
海通证券资管部 | 证券公司 | -- |
北京源乐晟资产 | 阳光私募机构 | -- |
永望资产 | 阳光私募机构 | -- |
长安国际信托 | 阳光私募机构 | -- |
中国人寿资产 | 保险公司 | -- |
先锋基金 | 海外机构 | -- |
天风国际证券 | 海外机构 | -- |
中欧基金 | QFII | -- |
上海云汉资产 | 其他 | -- |
上海紫阁投资 | 其他 | -- |
信达澳亚基金 | 其他 | -- |
北京枫瑞资产 | 其他 | -- |
基石资产 | 其他 | -- |
杭州优益增投资 | 其他 | -- |
深圳前海华杉投资 | 其他 | -- |
深圳多鑫投资 | 其他 | -- |